新闻动态
  • 储能和光伏有什么关系?终于有人说明白了

    在全球追求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崭露头角。然而,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难题。幸运的是,储能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光伏产业的进一步腾飞插上了翅膀。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储能技术与光伏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光伏发电的困境:间歇性与波动性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典型的间歇性能源,其发电量受到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白天阳光充足时,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较高;但到了夜间或阴雨天,发电量会大幅下降甚至停止发电。这种不连续性给电力系统的调度和供需平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由于云层遮挡、雾霾等天气条件的变化,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也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动,进一步加剧了电网的稳定供电难度。二、储能技术的崛起:解决光伏发电难题储能技术是指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的技术。它在解决光伏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其他储能方式。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抽水蓄能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压缩空气储能则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存储在地下洞穴或高压容器中,在需要时释放并驱动发电机发电。这些物理储能方式在大型光伏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电站的并网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化学储能以电池储能为主,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通过逆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在居民屋顶光伏储能系统、微电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系统的安装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降低了电费支出,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卖给电网获取收益。除了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外,还有其他储能方式如电磁储能、热储能等也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得到了应用。这些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光储一体化系统的优势与实践案例将储能技术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光储一体化系统,可以带来诸多优势并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通过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操作,可以有效平滑光伏发电的输出波动,提高电网稳定性。其次,在电力负荷高峰时释放储存的电能,可以减轻电网压力;在负荷低谷时充电储存多余电能,实现削峰填谷效果。*后,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容量和功率,可以降低电网运行成本并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在实践方面,居民屋顶光伏储能系统、大型地面电站配套储能设施以及微电网应用等案例都充分展示了光储一体化系统的优势。在居民屋顶安装光伏板和储能电池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并降低电费支出;在大型光伏电站中配置储能系统可以提高电站的并网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在偏远地区或海岛等无法接入大电网的地区构建以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为核心的微电网系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并解决当地居民的用电问题。四、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研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技术的持续创新,储能技术正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储能技术在以下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一是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方面,研发新型电池材料如硅碳复合材料、钛酸锂等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如固态电池、液态空气储能等以拓宽储能技术应用领域。二是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方面,将储能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储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构建以储能技术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体系以推动多种能源之间的协同优化和高效利用。三是政策与市场推动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和成本降低。总之,储能技术与光伏发电的结合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推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储能技术将在未来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重要力量。
  • 北论道,南竞秀 赋能智造“魏”为先锋 ——魏德米勒2024线下活动火热开启!

    深耕行业发展,深植本土市场,以创新的工业联接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智能制造,助力行业用户转型升级,不仅是魏德米勒作为工业联接专家的坚持与承诺,更是其先锋精神的重要诠释。日前,魏德米勒2024线下活动火热开启!魏德米勒的专家团队分别现身北京和广州两地,通过客户交流会和论坛互动的方式,向用户展示了魏德米勒在众多细分行业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解决方案。魏德米勒北京客户交流会以“魏德米勒电联接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行业的应用”为主题,在会议中,魏德米勒的产品及行业专家们介绍了数字服务技术,分享了未来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以及创新的电气联接和工作场所解决方案,并强调了其本土化策略。同时,魏德米勒结合北方地区的地域特点,与现场观众热切交流,论道智能制造,深入探讨了半导体、医药MES、核电、物流等行业的发展。魏德米勒对行业发展的**把控,以及对创新技术的不倦追求,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北京论道智造的激情还未消退,魏德米勒就现身广州,在“2024广国际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展览会暨高峰论坛” 展示了其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无论是汽车生产线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还是锂电池制造工艺段,魏德米勒都提供了卓越的电气联接解决方案。论坛现场魏德米勒展台前观众络绎不绝,观众们对魏德米勒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表现出极大兴趣,并针对个性化问题与魏德米勒现场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众所周知,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来,魏德米勒一直坚守着“以本土客户为本”和“赋能产业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创新**发展,以真挚服务客户,以更完善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进步,是智能制造领域勇于探索,持续求新的先锋企业。未来,魏德米勒仍将继续秉承先锋精神,助力中国智造更上层楼!敬请期待魏德米勒后续更多精彩活动!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

    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实现大幅改善。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2%,利润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分月看,规上工业企业当月利润自上年8月份以来同比持续增长,今年1-2月份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工业企业效益起步平稳。主要经济类型、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实现增长。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5%,私营企业利润增长12.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增长31.2%;大、中、小型企业利润分别增长8.0%、6.0%、18.9%。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分析,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增长明显加快。1-2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高于上年全年营收增速3.4个百分点,企业营收回升态势明显,为利润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分行业来看,超七成行业利润增长,制造业、电气水业增长较快。1-2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0.7%,比上年全年扩大4.8个百分点。分门类看,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分别增长17.4%、63.1%,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采矿业利润下降21.1%。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持续加快。1-2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4.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6.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5.9%,是贡献*大的行业板块。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也实现快速增长。1-2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上年全年下降8.3%转为增长27.9%,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7.7个百分点。其中,智能消费设备行业利润增长1.13倍,锂离子电池行业利润增长66.3%,通信终端设备行业由上年同期亏损转为盈利139.7亿元。此外,受益于国内外需求改善,叠加春节假期有力带动,消费需求平稳恢复,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1-2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上年全年下降1.1%转为同比增长12.9%,在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利润增长。于卫宁表示,总体看,1-2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较快增长,起步平稳。下阶段,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巩固增强回升向好态势,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光大证券**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在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修复。基数方面,2024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基数压力整体较轻,低基数效应将继续支撑利润同比增速改善。内需方面,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见效,有助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外需方面,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有望小幅回升,中国出口面临的外需收缩压力将边际好转。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认为,工业需求稳步回升,工业企业利润改善,工业经济步入被动去库尾声,同时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随着上游成本压力趋缓和中下游需求得到有效提振,工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26日表示,今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潜力。下阶段将从稳增长、扩需求、育动能、优环境四个方面来持续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抓好十大重点行业增长**,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工业大市“挑大梁”作用。指导各地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工业经济基本盘。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低碳减排,标准先行标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基础,所以“双碳”标准体系的建设备受顶层设计的重视。中国发布过若干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类国家标准和项目减排量评估标准,2月22日,工业领域的“双碳”标准也有了时间表。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充分发挥“标准”的**和规范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编制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重点标准的研制方向。华尔街见闻在这份《指南》中看到,工业部为初步建立工业领域双碳标准体系划的“死线”是2025年,届时将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其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与评价等五大类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而到2030年,也就是“碳达峰”的*后期限,要求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协同降碳、碳排放管理、低碳评价类标准,支持标准化工作逐步向碳中和目标转变。核算之难华尔街见闻注意到,《指南》首先要求的就是制定核算标准,即摸清工业领域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底数的重要基础,评估温室气体减排量和评价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水平高低的依据。这与相较其他行业,工业碳减排更有复杂、系统的困境有关,如何标准化核算是科学减排的“元问题”。“以一个工厂为例,首先需要确定生产的核心工艺以及清晰的碳排放核算边界,还需要明确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能量的类型与来源,比如石油、煤炭、矿物等作为原材料和还原剂供应给工厂,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含碳原料会因加工、转化产生直接碳排放,工厂生产的能量供应大多是采用化石燃料燃烧,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也属于直接碳排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石春艳研究称。工厂生产过程还需要电力供应,如泵、压缩机等用电设备及工厂照明等,用电不直接产生二氧化碳,但化石能源发电过程会产生碳排放,所以电作为二次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属于间接碳排放。“其他消耗外购热力和蒸汽而隐含的碳排放, 也属于间接碳排放,碳核算需要收集工业过程各碳源生产活动数据, 在选择和获取碳排放因子后, 参考对应的排放源公式进行计算碳排放量,当系统边界包括不同行业时, 每个行业的核算边界不同, 碳排放数据也不同, 有的行业只核算直接碳排, 有的会加上间接碳排, 有的会把系统外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 比如运输原料进厂的交通燃油排放也核算进去, 还有的核算了工厂建筑用电导致的间接碳排放, 这样就造成了碳排放在不同行业中的重复计算。”石春艳指出。比如电的间接排放, 电力部门已经核算了发电过程的碳排放, 但其他行业在核算时为了突出行业的完整性, 也会核算用电的间接排放, 交通部门燃油的碳排放核算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核算边界不同, 核算结果数据也会出现很大差别,由工业部牵头顶层统筹制定统一标准迫在眉睫。标准之意上述难点正是《指南》的着力点。该标准体系将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边界的不同,分为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主要包括工序/单元、企业、园区等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其中,在工序/单元层面,重点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流程排放量比例较高的工序或单元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在企业和园区层面,重点针对工业生产中直接能源消耗量大、电力热力等间接能源消耗量大、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和园区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标准主要规范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准选取、核算方法、核算范围、排放因子等,包括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通用要求、基于具体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等标准。重点针对储能及余能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原/燃料替代等具有显著节能降耗效果、能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项目制定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标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主要规范工业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核算,包括产品种类规则、碳足迹评估等标准。重点针对量大面广、或生命周期内碳排放强度高的典型工业产品制定碳足迹核算标准。此外,《指南》还明确要将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标准纳入体系之中,装备标准主要指能够有效降低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技术和装备标准,包括温室气体的源头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以及协同降碳等4类。监测标准主要是指能够量化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强度以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检测和监测标准,包括监测技术、监测分析方法、监测设备及系统等3类。管理与评价主要指为实现减碳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评价。管理与评价标准包括低碳评价、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等3类。由于是顶层设计,对于漫长、复杂的工业碳足迹减排,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也变得可能。根据《指南》,未来还将加强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并引导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检测认证机构、行业低碳标准化技术组织、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动企业加快实现低碳转型。
  • 浅谈当前工业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发展趋势集成人工智能:工业传感器正逐渐集成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使设备能够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性维护。这种智能化使得传感器不仅是数据收集的工具,还能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边缘计算: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许多传感器现在能够在数据产生的地方即时处理信息,减少了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降低了延迟,并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物联网(IoT):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组件,它们使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并集成到更广泛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中。这种集成为远程监控、自动化操作和智能优化提供了可能。二、**化发展趋势高精度传感器:为了满足工业应用中对精确度的高要求,传感器技术正在向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发展。这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通过结合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复杂环境中尤其有用,如在动态或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精确测量。校准和自适应技术:现代工业传感器越来越多地采用自适应技术进行校准和调整,以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高精度。总的来说,工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化和**化方面的发展,正在推动工业自动化向更高级别的自主性和效率迈进。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期未来工业传感器将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 高端装备为工业制造注入“新质生产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输出先进生产力,以“新”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我国工业制造向“新”发力。目前,科创板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已超过120家,总市值超1万亿元,涵盖航空航天、新能源车、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激光加工等多个重要产业链及生产环节,汇聚了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先进制造业集群初步显现。研发创新筑牢发展根基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其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研发创新是推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工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原动力。数据显示,科创板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位,2023年前三季度,行业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64.47亿元,同比增长16.60%,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89%。研发创新带动业绩增长,数控机床、激光器、智能检测等细分行业经营稳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8%、4%。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推动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一系列重要技术突破。例如,2023年6月,时代电气为全国**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提供IGBT制氢电源,可以使规模化制氢对电网更加友好,系统综合转化效率更高,对国内制氢电源的技术发展具有**示范作用。再如,同年11月,中航无人机自主研制的国产“翼龙-2”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经过十几年发展,国产“翼龙”系列无人机产品已形成谱系化。工业母机发挥更强“主引擎”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生产工具的创新突破,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装备,是国家工业化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工业母机行业企业肩负推动高端化、国产化发展的使命,专注技术突破与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同时,为下游制造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输出更强动力。科德数控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公司牢牢抓住“以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条工作主线,加大数控机床研发创新力度,不断推升我国先进制造水平。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和积累,公司构建起国内高端数控产业领域内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2023年,公司针对航空发动机领域研发设计完成了KTBM 1200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助力航空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公司深耕业务,持续推进国产化进程,近年来业绩稳步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4.52亿元,同比增长43.4%,净利润突破一亿元,同比增长68.9%,增速取得进一步提升。中高档数控机床研发与生产企业纽威数控不断提升研发能力,瞄准数控机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面向汽车、工程机械、模具、阀门、航空、船舶等各个领域,开发可靠性稳定、性价比高、适应性强的数控机床,不断满足工业领域客户的更高要求。2023年,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发多款机型,其中龙门PME系列机型具有高速、高刚性、高精度、高动态响应的特点,帮助新能源车产业提高加工效率。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达到23.3亿元,净利润3.2亿元,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20%,持续为千行百业注入更强动力。前沿技术助智能驾驶提速增“智”智能驾驶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运输行业、助力交通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积极拥抱5G、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深度融合新的数字化技术,推动产业加快驶入“智驾时代”。机器视觉平台型企业天准科技自主研发了域控制器的底层基础软硬件和中间件,为行业提供整个底层系统、传感器系统和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和量产产品,同时,公司与头部AI芯片公司地平线建立深度战略合作,推动新能源车加速增“智”。公司研发效率的提质增效,带动业绩加速兑现,2023年公司净利润录得2.15亿元,同比增长41.58%,再创上市后新高。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光子领域专家”炬光科技凭借在光电行业上游核心半导体激光器元器件和微纳光学元器件方面的技术优势,设计和开发中游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打造更强“千里眼”。工业机器人技术屡屡突破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推动制造业生产力水平跃升、推动加快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中,减速器是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绿的谐波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精密谐波减速器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国际品牌的技术垄断,在国内精密谐波减速器市场占有率超过60%,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名第二。2023年,公司发布AGP自适应打磨工具和数控转台两款新品,数控转台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创高性能转台减速器与高功率密度电机一体化融合。埃夫特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高端系统集成领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通过创新发展释放出每一台工业机器人更大的生产潜能。2023年,公司取得产销破万台的佳绩,公司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排名上升至第八,市场占有率提升2个百分点。随着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公司积极降本控费增效,聚焦战略持续落地,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8.83 亿元,同比增长41.84%,减亏幅度达73.88%。探索新质生产力“出海”之路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担当作为,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出海”之路。作为全球**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从海外援建第一条铁路坦赞铁路到成功实现肯尼亚蒙内铁路商业运营,从中老铁路高速运营到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的全面建设,中国通号将我国成熟的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不断推向海外,运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赋能亚、欧、非、拉美等地的二十多个国家,为当地交通出行贡献了中国技术、提供了中国产品、展示了中国标准。中控技术凭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及海外市场解决方案技术和产品质量,持续部署东南亚、中东、非洲、欧亚等海外市场。公司积极寻求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提高生产制造水平、提升管理运营效能,达到“降成本、补短板”和跨越式发展,同时推动石油石化、粮油食品、纸业等行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加快升级步伐。凭借在集散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等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中控技术2023年营收利润双增长,增幅均超过30%。
  • 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或开启四万亿市场空间

    近段时间,多方正加快部署,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列项目清单,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用地用能要素保障,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业内研究预计,随着政策利好释放,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年规模约在4万亿元左右。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工业既是各类设备的供给方,也是设备的需求方。推动工业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将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以设备升级带动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潜力足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并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我国工业领域设备规模大、更新潜力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2023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经超过167万亿元,多种关键设备保有量全球**,如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新增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设备更新需求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通过历史数据推算,我国工业设备投资约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是设备更新的重要力量。据此估算,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年规模约在4万亿元左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樊蒙对记者说。地方开列工业企业技改项目清单眼下,不少地方正在明确项目清单,面向工业领域启动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记者日前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四川省将实施“工业投资提升年”行动,确保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稳定增长。此前,该厅发布2024年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名单,项目共计500个,覆盖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等领域,总投资16472.5亿元。陕西省2024年将实施好240个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力争制造业投资增长6.5%。山东省则明确,聚焦冶金、石化、轻工等传统产业,启动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一业一策”完善改造提升方案。“计划年内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延伸、高附加值拓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茂庆说。余晓晖表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面向设备规模体量大、更新潜力大的重点行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设备,突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等新技术,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以设备升级带动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多举措激发企业设备更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财税金融、用能用地等保障支持举措进一步落实落细,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升企业设备更新的意愿。上述《行动方案》提出“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等具体部署。不少地方还拿出“真金白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例如,安徽省提出,“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奖补300万元,对获评***绿色工厂的奖补100万元”;海南省日前组织申报2023年度工业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改提质奖补资金,企业*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体是企业,缺意愿、缺资金、缺政策等成为制约企业开展设备更新的主要原因。”余晓晖认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对破解企业设备更新的难点堵点作出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樊蒙表示,根据此前对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开展问卷调查显示,受访企业大多表示此政策获得感较强。“未来建议加大现有各类资金支持力度,对工业领域高端先进设备、智能制造设备、绿色节能设备、安全生产设备的更新替换予以支持;研究制定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接续政策,安排专门额度,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投入。”他同时表示,政策落地过程中要注重对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监测分析,避免低端环节产能过剩、高端环节支持不足。
  • 小而美,成就自主创新之力 ——魏德米勒PROmax开关电源在半导体键合机设备的应用

    某半导体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努力完成半导体键合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摆脱半导体封测环节长期进口垄断的局面,为半导体关键封测设备的国产化贡献力量。项目挑战键合机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的设备,主要用于将芯片与基板或引线框架进行键合,以实现芯片与电路板的联接。该设备主要由键合头、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等组成。在键合过程中,键合头将芯片与基板或引线框架压紧,通过加热、加压等方式使芯片与基板或引线框架之间形成金属键合,从而实现芯片与电路板的联接。在不断提升键合机设备工艺水平的过程中,设备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成为一项关键。因此,作为键合机设备的重要组成和控制中心,电气控制是确保设备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核心组成。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该公司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柜开关电源产品,其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电源体积电气柜柜内设计空间有限,需要安装的电气产品较多,留给电源的柜内空间较小。因此需要更加小功率的紧凑型设计开关电源。电压和电流稳定性开关柜电源需要始终保持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符合键合机设备的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而电压波动和电流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焊接质量下降。电源耐热性考虑到电气柜的尺寸、电气元件密度及发热、环境温度以及通风条件等因素,键合机电气柜温度环境较高,需要开关电源能够应对较严苛的运行环境。解决方案魏德米勒PROmax系列单相开关电源为半导体这类精密的自动化应用提供了针对性的专业解决方案。PROmax系列单相开关电源采用紧凑设计,*小功率70W的电源模块宽度仅有32mm,非常适合狭窄的键合机柜内空间。PROmax系列单相开关电源模块的设计性能出色, 经久耐用,可靠应对多达 20%的持续过载或300%的峰值负载,始终保持稳定输出,实现高升压能力和满功率。PROmax系列单相开关电源能在电气柜高温的环境下,甚至*高60 °C环境下安全运行,还可在-40 °C环境下起动。客户的益处采用魏德米勒PROmax系列单相开关电源后,该公司很好地解决了半导体键合机设备电气控制供电方面的后顾之忧,并实现了:大大节省柜内空间满足电气柜规格尺寸要求的开关电源模块,帮助客户柜内电源部分空间减少了30%左右。实现可靠、稳定运行始终如一的稳定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输出,保障了整个电气柜内元器件的稳定运行,从而很好地实现了键合机焊接工艺的自动化控制要求。满足电气柜严苛工作环境在电气柜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可靠供电,免除了元器件发热、通风等约束条件的顾虑。*终效果在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道路上,以键合机为代表的封测设备亟需提升技术水平。在满足键合机设备的电气自动化要求方面,魏德米勒凭借着在电气联接领域的深厚经验和**的工业开关电源解决方案,很好地满足了国内半导体封测设备商对高性能、高可靠、小尺寸的电气柜要求,为半导体封测设备商带来了一系列创新价值。
  • 博世力士乐新高速滑块,更大负载,更快移动!

    具有高负载能力的45至65规格新品是对产品组合的**补充与标准滑块相比提速高达100%可通过数字方式选型,作为标准产品面向全球供应速度创下新高:博世力士乐高速滑块速度高达10米/秒,非常接近目前100米短跑不到9.6秒的世界纪录水平。(图源: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加快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以此为目标,博世力士乐对其高速滑块产品组合进行了扩展,增加了45、55和65规格。线性导轨*高速度可达10米/秒,几乎相当于目前100米短跑不到9.6秒的世界纪录水平。新型高速滑块是对现有15至35规格产品的补充,可以以相当于标准款式两倍的速度移动更大的负载。更大的规格实现更高的承载,意味着维护间隔可以更久,整套系统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新的大规格产品的开发基于博世力士乐多年来在小型高速产品方面的经验。得益于技术支持,45、55和65规格产品在高负载情况下的*高速度分别可达10、7.5和5米/秒。新型高速滑块有助于多个领域的用户通过流程提速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新品的典型应用领域包括:塑料注塑成型机和压力机的进给和移出轴、碰撞测试设备、高负载快速搬运装置以及带有曲柄传动或直线电机的应用。数字化设计、快速交付、高效服务与博世力士乐的所有滑块一样,高速滑块的选购也可以通过现代电子工具快速方便地在线完成。例如,可以利用滑块配置器以简单易行的方式进行选型和配置,从而加快数字设计速度。力士乐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可确保产品快速交付并实现*大可获得性。力士乐滑块和导轨可以单独更换,不仅经济实用,而且有助于节约资源。也可以利用更换服务的机会提高精度等级。新型高速滑块是对现有15至35规格产品的补充,可以以相当于标准款式两倍的速度移动更大的负载。(图片来源: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
  • 勇“魏”先锋,载誉而行 ——魏德米勒一举斩获工控网自动化及数字化年度评选三项大奖

    人逢喜事精神爽,恰是阳春载誉来!在这草长莺飞的三月天里,魏德米勒迎来了开年喜讯,在工控网第二十二届自动化及数字化年度评选中一举斩获三项大奖。凭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以及全方位提升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卓越表现,魏德米勒荣获“年度卓越企业奖”,同时旗下新品推拉式防水RJ45连接器及五芯大电流连接器荣获了“自动化创新产品奖”,重载接插件与大电流连接器在金刚丝产线的应用案例也将“流程智造创新应用奖”收入囊中。众所周知,作为一家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企业,魏德米勒始终秉承“先锋精神“,坚持创新,勇于探索,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品质、创新型的电联接产品和解决方案,携手用户智联万物共赢未来。1994年魏德米勒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更是将其“先锋精神“发挥的****,在将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带给中国用户的同时,还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持续优化和创新,打造更加契合本土市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30年的耕耘和付出,使魏德米勒赢得了众多用户的信任,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此次获奖的推拉式防水RJ45连接器及五芯大电流连接器,和重载接插件与大电流连接器在金刚丝产线的应用案例就是个中典范。其中推拉式防水RJ45连接器及五芯大电流连接器是魏德米勒针对工业现场恶劣环境研发的创新型产品。它们具有防水、防尘、抗干扰等特点,能够确保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工业现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重载接插件与大电流连接器在金刚丝产线的应用案例,则是魏德米勒在光伏行业应用的创新代表作。通过引入这些高性能的电联接产品,金刚丝产线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30年来,魏德米勒不遗余力地赋能中国用户,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未来,魏德米勒将继续秉承“先锋精神”,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并继续深化在华业务,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多力量。也让我们共同期待魏德米勒在更多的30年中继续勇为先锋,载誉而行!
  • 制造业“升级浪潮”汹涌,企业如何智取市场新蓝海?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全球经济更加复杂的环境下,我国制造业发展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政治周期新旧交叠,全球分工秩序遭受冲击,产业链裂痕持续加深;人口周期出现分化,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影响竞争红利;诸多技术从成熟度曲线的萌芽期走向过热,创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扑面而来,百年之大变局在加速演进。2024是经济发展关键的一年,在制造业经历洗牌和重塑的过程中,市场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与态势?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机遇从“活下去”变为“活得好”?如何借助数字化力量实现降本增效,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探迹科技与广东省制造业协会开展了全面的行业调研和趋势洞察,盘点近年来涌现的新政策、新技术、新趋势,分别从技术、竞争、趋势等视角揭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联合发布《2024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报告》,希望帮助更多制造企业跳出个体微观环境,俯瞰行业的全貌,抢抓增长机遇。报告核心观点观点1:国家战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紧跟政策赋能,共赢制造新春天。观点2:新质生产力成制造业发展方向,“新三样”火爆全球,将取代“老三样”成为外贸新增长点。观点3:数字化重塑中国制造,**企业乃至全产业链迈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观点4:数字化浪潮席卷制造业,智能销售**企业摆脱低利润桎梏,勇闯新增长之道。观点5:个性化、柔性化定制成产品创新方向,企业应构筑“制造+服务”新业态,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型。01制造业的的成长空间与竞争格局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制造业规模呈上升趋势,由高速到中高速增长的转折点已经到来。 *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国际化水平提升。2023年,我国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达到5.7万亿元,尽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但制造业整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制造业迎来哪些利好,面临哪些挑战?以下一一揭晓:行业变化存量时代已至,制造业破局显新机据探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2023年10年间,中国制造企业新增注册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14年新增注册量为95.2万家,2023年新增注册量已达到166.2万家,其数量接近为2014年的2倍,企业总量基数十分庞大。从注销情况来看,十年间企业注销数量快速增长。2023年全球经济动荡,制造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需求下滑的困境,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洗牌加剧,对制造企业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2023年注销数量达到峰值。同时,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优做强。探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十年注册资本达到1千万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波动增长,在2020年达到峰值,2022-2023年受疫情、制造业迁移等因素影响,企业数量有所下降。作为“制造强省”,广东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排头兵。2014-2023年10年间,广东制造业企业总量快速增长,2023年已达到23.2万家。从注销情况来看,2023年注销数量达到峰值,受产业升级和成本上涨等影响,广东省制造业进入行业转型期。行业竞争格局竞争力不足,市场格局有望被重塑我国制造业拥有体量大、体系完善健全、品类齐全、光伏等产业核心竞争力强等优势。但部分细分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在部分高端产业也缺乏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探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制造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29%,营业收入在100万以下企业占12.8%,且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将维持这个发展态势。中小型制造企业以迎合客户业务需求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不足。站在风口浪尖,无论是以人力密集型为代表的美妆行业和家装行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机械设备和以资本密集型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近10年来,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呈现出增长态势。多个细分行业从成熟走向过热,资源争夺日趋激烈,行业格局有望被重塑。“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大型企业不断侵蚀中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愈发艰难。行业地区分布广东数量**,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凸显据探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制造企业广东省占比*高,高达70.8万家。江苏、浙江、山东和河北等四大地区紧随其后,以上五大地区企业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与贸易发达地区分布基本一致,充分利用分工的优势,加强彼此协助,形成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集群。02制造业的机遇性与危机性行业驱动因素产业升级深入利润更高的环节传统优势产业抢抓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已培育421家***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在国家层面创建绿色工厂5095家,产业升级的重点聚焦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紧抓全球市场扩容机遇实现出海。重点可关注美妆、家装、半导体、机械设备这四大传统行业表现。中国制造业步入产业升级新阶段,不同类型产业升级形式的选择也不同:1、需求驱动型产业(例如美妆、家装)应关注规模优势与结构转型,持续提升品牌附加价值,着力提升产品力,跨产业升级新业态;2、供给驱动型产业(例如机械设备)聚焦需求扩容打开增长空间,产业升级方向是资本扩张并购推进制造流程升级、绿色转型实现功能升级迭代等。3、供需缺口型产业(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半导体)由政策指引助推,通过产品功能升级、深耕细分赛道和国产化替代实现升级。行业制约因素外部竞争激烈、内部挑战加剧成主要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随着GDP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成本上升、市场饱和、技术更新迅速,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内外部生存与发展压力。制造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的成本管控压力越来越大;行业增长越来越难,客户需求难以洞察;经营效率与经营模式突破困难,产品附加值提升难;产业链业务协同性及资源整合能力不高导致低效运转;节能减排,环境治理,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力越来越大。03制造业升级浪潮汹涌,未来突围之路在何方?当前制造业面临外部竞争加剧、资源环境压力、成本上升等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新兴技术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着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制造业产业升级、数字化浪潮正在涌来,如何在机遇与挑战中深挖盈利点,考验着每家制造企业的变革能力。行业趋势洞察一新质生产力成趋势,新三样火爆全球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增长动力转换,在生产力数量之外,国家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制造“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表现让人眼前一亮。2023年“新三样”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9%,高于整个出口增速29.3个百分点。探迹大数据研究院显示,新能源汽车火爆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更是增长6倍不止。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太阳能电池相关企业增加数量下滑,其余年份企业数量迅速增长,2023年更是比2020年增加一倍多企业。新三样在广东蓬勃发展,企业数量占比*高。广东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全国占比14.2%,锂电池企业数量全国占比48%。“新三样”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附加值,且符合绿色转型的趋势,是我国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成果体现。行业趋势洞察二数字化重塑制造业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探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3年七年来,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岗位需求不断增长。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新的生产要素、研发范式和商业模式的建立,为制造业带来****的价值。数字化正重塑制造业的未来,这个变革过程不仅是对原有供应链体系的颠覆,而且会影响制造业的所有细分行业和产业链价值链的每个环节,这种转型的核心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激发新的商业模式,为众多领域以更高效率稳住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的可能。行业趋势洞察三智能销售**增长随着行业朝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制造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更重要的是如何跳出传统销售模式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利用数字化手段寻找市场新的突破点。作为与企业核心目标“盈利”距离*近的一环,营销数字化成为大多数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一优先级。行业趋势洞察四定制化需求凸显在全球市场需求减弱的背景下,由于消费者需求端发生变化,个性化、柔性化成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发展方向,我国制造业企业纷纷寻求由生产型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预示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创新、设计能力不足、成本大幅提升的严峻环境下,企业需高度关注用户需求,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向高端市场和增值服务领域转变,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构筑“制造+服务”的发展新业态,远离同质化竞争,寻找新的增长点。在这个转折点上,制造业不再仅仅是规模与速度的竞赛,更是创新与质量的较量。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借助数字化的力量,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运营优化,以自身之光照亮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照亮中国经济前行的方向。相信在数智赋能下,会有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在存量以及未来预期增量的市场中,再造辉煌。
  • 为汽车超级工厂提供联接之力 ——魏德米勒预制线缆、接插头和接线端子在汽车焊装线的应用

    由于汽车自动化的日益成熟,汽车工厂对于成本的把控也日趋严格。对某家中国机器人焊接自动化领域的领导企业而言,如何满足汽车客户越来越苛刻的需求,通过各方面技术革新为客户创造增值,变得重要起来。项目挑战作为汽车焊装机器人系统的重要联接部分,从线缆、接插头到接线端子,这些看似微小的元器件在数据和信号的传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整个自动化系统从设计、配置、调试、安装到运营的整个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高效和灵活性的必要元素。该公司在使用电气联接产品时遇到的问题包括:布线复杂,容易出错在原有焊装线上采用现场制造电缆,尺寸和规格容易出现误差,电缆质量控制较差,布线安装相对复杂,影响系统集成的电气联接进度。接头不灵活,费时费力为实现PROFINET工业以太网联接,需要通过工具制作大量的RJ45接头,费时费力。同时面对狭窄空间内不同的布线方向,原有接插头不够灵活。无法应对焊装车间恶劣环境在电源类PROFINET通讯联接中,普通接插件很难应对焊接车间现场存在大量焊渣的恶劣环境以及设备日常测试维护的多次插拔要求。解决方案为此,全球工业联接专家魏德米勒为其提供了囊括预制线缆、接插头和接线端子在内的差异化、便携化、坚固且稳定的联接应用解决方案。预制电缆根据客户对线缆长度、插头、标记或颜色的需求,提供预制电缆解决方案,该预制电缆带360°屏蔽、支持PROFINET通讯和PushPullV14,适用于机器人,并可循环使用,是一种高效装配和高质量的即插即用预制化解决方案。RJ45接头采用全新免工具RJ45接头,帮助客户以直线或者朝向四个方向的弯角方式布置电缆,该接头通过刺穿联接技术实现可靠的接触联接。套件采用电源类PROFINET通讯的套件,拥有坚固耐用的IP67规格的金属和塑料外壳,可多次插拔。客户的益处采用魏德米勒预制线缆、接插头和接线端子的工业以太网联接解决方案后,该公司免除了自动化系统集成联接方面的后顾之忧,并实现了:提高工程进度,缩短施工时间满足其规格尺寸要求的定制化电缆制造,为工业以太网创造了个性化的数据预制线缆,并大大提高了系统集成的工程进度,节省约20%装配时间。轻松快速完成现场装配RJ45接头可轻松快速地完成现场装配,仅需1分钟左右即可极为快速地完成操作,无需使用任何特殊工具。电缆接头可确保实现**的应力消除效果。恶劣环境经久耐用IP67防护等级可完全放心应对汽车焊装车间产生的大量焊渣,经久耐用。*终效果当前,新能源汽车制造如火如荼,在汽车自动化集成产线中,魏德米勒凭借着在电气联接领域的深厚经验和**的联接解决方案,很好地满足了自动化集成商对高效、灵活、可靠和定制化的联接需求,为其带来了一系列创新价值。
微信二维码扫描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经开区北塘河东路6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2栋06层
电话:
18551071598
分享到: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51071598
  • 0519-88029199